查看原文
其他

周末推影 | 敦刻尔克:关于生存和骄傲

2017-11-25 武汉理工大学易班平台


周末伊始

来看电影吧



周末推影 | 敦刻尔克

今天小易为大家带来的是盗梦空间的导演诺兰费尽心血制作的全新电影——敦刻尔克。如果你想感受生命的伟大以及和平的可贵,那么相信我这部电影绝对是你的首选。


当四十万人回不了家时,家为他们而来

                                        ——敦刻尔克



敦刻尔克改编自二战时期著名军事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二战初期,40万英法联军被敌军重重围困于敦刻尔克的海滩之上,面对敌军步步紧逼的绝境,形式万分危急。在度日如年的煎熬中,敦刻尔克拉开了序幕。




导演诺兰奉行极简主义叙事,没有背景介绍,没有任何交代,一个镜头切入,把观众的视野直接拉到残酷的战场,你甚至能透过荧幕感受到硝烟的气息。



六名士兵在空荡荡的小镇里游荡,谁也没料到,他们中的五个即将死在德军的子弹下。在压抑的气氛中,敦刻尔克大撤退缓缓地拉开了帷幕。仅存的汤米看向挤满人群的海滩,他的眼中除了绝望别无他物。



随着剧情的展开,故事的尖锐性慢慢显露出来,连续两天的撤退舰船被击毁,英法联军之间的冲突,物资的缺乏。根本没有人相信这四十万人能活着回来。政府一天一艘舰船的接应,一次登船仅有一百二十人;三架飞机的掩护,未到敦刻尔克就已经被击毁两架。整个电影都笼上了死亡的阴影。


英国海军长官带着悲哀与不甘望向人群



老船长道森用他的小船划破了死亡的夜,把英国带给年轻的士兵。他执着的开向死亡之地敦刻尔克,这种出自一个老头徒劳又滑稽的行为让数以万计的人潸然泪下,最后带动无数的大小客船,破旧的渔船,直面德军的子弹,把英国带到了士兵面前。


老船长道森在去敦刻尔克的航线上依次救助了海军,飞行员科斯林及汤米一行人

“我这个年纪的人挑起的战争,为什么要让年轻人送命!”


电影在海陆空三线之间穿插排布,诺兰运用精湛的情感渲染和完美的视听感受把观众的感官全部调动起来,我们在整个战线上穿梭自如,并且深刻地体味到——我们都需要为我们的命运背水一战!


英国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破空而来,为敦刻尔克大撤退提供空中支援


获救的飞行员科斯林紧张的注视着仅剩的法芮尔的战斗机




我从未知道西方传统英雄主义能在电影中演绎的如此伟大光辉,如果说道森船长代表的是一种人性的光辉,那么与三架敌军战斗机鏖战的飞行员法芮尔代表的就是军人内心中对保护人民安全的责任感,并为此奋斗终生,勇往直前


飞行员法芮尔在油表被击毁的情况下毫不畏惧,驾驶着飞机勇敢迎战,击落敌军三架战斗机,保护了英法联军的人身安全,最后因燃油耗尽,坠落在海滩之上被敌军俘虏


完成任务的法芮尔望向人群,脸上显现出的不是胜利的欢喜,而是如释重负后的疲惫





活下去对于士兵来讲,就应当是一种伟大的胜利;和平才是对一个国家最大程度的肯定。


敦刻尔克最后撤退人数达三十三万人,是二战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行动,很多人着眼于英法联军的被动挨打,空军的软弱,海军的无能,而忘记了人类最本质的高尚——努力生存。


上了救生舰的士兵们安闲地享受着迟来的晚餐,只有汤米眼中充满了对生的渴求和斗志


士兵们惭愧的回到祖国,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褒奖。

车站前发毯子的老爷爷抚摸着士兵的脸颊说:“小伙子们做的不错!”士兵们拿着毯子一动不动:“我们只是活着逃回来了而已。”老爷爷笑了笑说:“这就足够了。”


为生命干杯!


活着已经足够了



生存便是敦刻尔克最深刻的主题。和传统的反战电影不同的是,诺兰在处理敦刻尔克时并未在剧情和人物塑造上赘述,而是投向战争中细微之处,展现了所谓的撤退和逃避中的伟大,借生存为支点,撬动了人们对胜利和失败理解,恰好体现了中国道家哲学中的双生观念


或许生命的意义就是在一次次失败中

证明人性的伟大吧



即使大部分欧洲和许多历史悠久的国家已然或即将沦陷于以盖世太保为代表的纳粹小丑手中,我们也永不后退,永不言败。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在海上作战,乘着高涨的信心和力量空中作战,不惜一切保卫我们的家园。

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军登陆点作战,在平原和街巷作战,在山野作战。

我们永远不会投降。我坚信这座岛屿或其上的任何一片土地都不会沦陷,但即便如此,远洋之外的帝国国土在英国舰队的武装之下将继续反抗,直到新的世界在上帝指引下,以它全部的伟力,向旧日世界施以援助与解放。

——丘吉尔

 

我们永不服输,为命运背水一战!


本期的周末推影就介绍到这里了

小易建议同学们泡一杯香茗

静静地欣赏一部好电影

最后舒适的睡上一觉

周末好时光更需要多一些文艺

        再见


编辑:何金桥 崔轩著

审核:张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